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十五章:圣人之道(2 / 3)

而且武将能给给予皇帝巨大的压力,尤其是在外面的藩王或者是王侯,他们造起反来可不是开玩笑的。

而文臣造反,一般都是附庸在皇子身上,可这种事情是有迹可循的,不像藩王造反。

天高皇帝远,你就算派人过去,你也不敢确定派出去的人有没有串通。

所以历代皇帝,基本上都会削弱武将地位,来稳固中央皇权。

而读书人不一样,防不住,也不能去防,如果读书人都防,那这个国家也没了。

当然这只是相互比较之下,不是说读书人就一点危险都没有。

以史为鉴。

一般都是先动武将,再去处理文臣。

危险性要小很多。

顾家满门武将,严重偏科,现在看起来一切都没什么问题,可一旦等自己爷爷去世了,地位瞬间下降一大截。

这也是顾家目前的忧虑。

所以顾家第叁代必须要出一个读书人,要是出不了第四代也必须得出一个读书人。

这一点顾锦年很清楚,因为他有消息,族内已经开始帮自己物色媳妇了。

只要等自己及冠礼结束后,基本上就是成亲,跑都跑不掉。

但顾锦年不想这么早婚配,完全没意思。

来都来了,不做什么事刷刷存在,多多少少有点丢穿越者的脸。

儒道,权臣。

是顾锦年目前的想法。

尤其是脑海当中有那么多诗词文章,这要不拿出来装个哔,那真对不起自己的满腹经纶了。

大儒后更是可以凝聚异象,这更让顾锦年期待。

想到这里,顾锦年拿起圣人书籍,开始读书。

同时也好好了解了解儒道。

月色如墨。

国公府内。

青灯映照顾锦年俊美的脸庞,没有风声,万物俱静。

转眼之间,已到寅时一刻。

随着一抹鱼肚白出现在天边,阳光照射入窗,映照在顾锦年脸上。

从前日到今日,顾锦年已经有二十四个时辰没有入睡了。

好在这是仙武并存的世界,身体完全抵挡的住,虽有些疲倦,但问题不大。

最主要的是,顾锦年看入迷了。

一个晚上,顾锦年前前后后看了叁本书,一本儒道史记,一本圣人史记,还有一本圣人启蒙经。

分别介绍儒道的历史,以及儒道圣人历史,还有启蒙书。

儒道历史还好,大致就是叁个阶段。

人之礼,君子之礼,国家之礼。

其意思就是,有礼者为人,否则与禽兽有何区别?

紧接着便是君子之礼,核心点便是天地君亲师。

君子上敬天,下敬地,而后再敬君主,紧接着是双亲,最后便是老师。

因为有了这点,所以儒道也能在各国发扬光大,毕竟对于皇帝来说,除却天地之外,自己便是最大的,符合皇权价值观。

毕竟皇权大过一切,这是一种思想上的统治,没有这个基础,那儒道也别想昌盛,甚至很有可能会被打压。

第叁阶段就是国家之礼,也就是制定规则,制止大规模的战争和杀戮,即便是两国交战也必须要有礼,双方递交战书,也要有一个名正顺的理由,并且不可屠戮百姓。

这一点符合天理,得上苍恩泽,也是合情合理的。

这就是儒道叁个阶段的变化。

而圣人史记,让顾锦年充满着好奇,因为目前儒道只有四位圣人。

第一代圣人,为万世之圣,称之为儒圣,万世师表,着书《人礼》。

第二代圣人,为千秋圣人,称之为亚圣,君子思想,着书《君礼》。

第叁代圣人,为百世圣人,称之为复圣,国之礼道,着书《国礼》

第四代圣人,为天命圣人,称之为宗圣,儒道治国,着书《儒学》

这四位圣人,横跨时间极其长,儒圣于万年前成圣,亚圣五千年前,复圣叁千年前,宗圣一千五百年前,两者几乎都相隔一千五百年。

而且只有第一代圣人,得到天命认可,所以可用万世来表彰。

后面的圣人,都是半步圣人,差的就是天命,可影响力丝毫不弱于第一位圣人。

前叁个圣人顾锦年知道就好,人礼之道是开启,教化万民,君礼之道是师徒之道,让人读书修身成为君子,国礼之道是止战之道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